![汽配電商!論汽配數據的重要性! 汽配電商!論汽配數據的重要性!]()
溯本追源汽配大數據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在國內馬路上跑的車型車系還十分有限,“老三樣”(桑塔納、富康、捷達)時代的歷史讓從事汽車售后行業的老一輩記憶猶新,店里的員工對這些車型配件號及其車型件的通用互換性耳熟能詳,同行或終端維修企業要貨,各車型之間的配件全憑腦中的記憶就可信手拈來。
然而,進入本世紀,全球的車企都到中國合資建廠,國內乘用車車型逐漸增多,有全新車型的推出,有小幅改款的車型,每年的新增車型數量呈現累加式的增長。一輛車由2萬多個零部件組成,售后常用配件需要約3000個。配件經銷商和終端維修經營者的煩惱也隨之而來:需要精準地匹配到所需配件成為高難度的事情,再也沒有人能夠通過多看看配件就記住其匹配性,通用互換更是不可能知曉。
有數據統計,僅2014年狹義乘用車(轎車、MPV、SUV)新車車型就達到2742款,還不是廣義乘用車的車型數,也不包括商用車的車型數。如果從2000年開始算起來,14年之久,毛估估僅整車車型(2000年初沒有這么多)少說也有幾萬款車型,再乘上每款車幾千的售后配件量,已經是個天文數字。
曾經在國美做過家電現轉行在廣州做汽車快修連鎖的高管以零件號數量做過比較:家電的零件號編碼是6位數,而汽配要達到11位數,上百億條數據的量,這只是狹義乘用車的零件號量級。這些小伙伴感嘆道:汽配的復雜性和專業性遠勝過家電行業。
有人說,我國的商用車售后是不是要好一些,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事實上,用廣州一家經營商用車配件20多年的老兵的話來說,商用車較之乘用車更“凌亂”。以自主品牌為主導的國內商用車市場,每年不僅新車型多,改款車更多,整車稍微改一下,所有的零部件就要重新編號。商用車配件數據也掣肘著售后發展。
如此繁多龐雜的零部件號,正在成幾何級的數量遞增,是人腦和常規軟件無法處理的。這就是汽配大數據之本源。
數據之殤 行業之痛
隨著配件種類和數量的增多,行業逐漸認識到這一問題:查詢和確認配件的時間越來越長,實在無法確認,索性在發貨給終端維修企業時就同時發去幾個相似的,能裝上的那個就留下,其余的再發回來......時間成本、物流成本、人力成本,一天天,一年年,也許在全行業沒有進入慘烈競爭的前些年,商家尚且可以承擔這一支出,但是,面對當下白熱化的競爭,許多即將倒下的經銷商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前幾年熱錢興高采烈地蜂擁至汽配電商平臺時,無論是抱著什么目的,跨界的、整合的、平臺型的、服務型的、B2B、B2C、O2O等等,在進入和摸索了一段時間后才意識到,汽配行業與其他行業大不相同,即便是BAT大肆進軍后也沒有辦法解決數據問題,再加上主機廠對信息、數據的壟斷所筑起的壁壘,更是難以逾越??此埔粋€沒有門檻被稱之為臟亂差的汽車獨立售后市場,從線下搬到線上本意是打造通過整合供應鏈后的高效平臺,但配件數據成為橫亙在其面前使其裹足不前的主要問題。而無論是內行還是外行要在短時間內打通配件數據所投入的成本之大恐怕不亞于首輪或多輪的融資額。迄今,不夸張地說,所有號稱有多少交易額也好,打通了線上線下的渠道、整合了上下游的供應鏈,不論是在運作O2O平臺還是只處于O2O邊緣的所有電商都沒有完全解決配件數據問題(這里的配件不包括易損件及養護品、輪胎、蓄電池等)。
這里有不少案例是關于售后市場如何解決數據問題的,略舉一二。早在多年前,有一家國內著名的自主零部件生產企業在開拓獨立售后市場時意識到配件數據這一問題,開始只是建立了一個三五人的部門,進行數據搜集工作,后來發現三五個人的工作進度根本無法跟上拓展市場的步伐,這一隊伍逐漸擴展到十幾人、二十幾人、五十幾人,還是沒有辦法解決,最終不得不收手。
國內排名前列的商用車配件經銷商積累數據的方法更加原始,甚至依靠人工幾年前就開始對著配件實物進行拍照、測量、畫圖,再編號的方式進行著原始數據的積累。但龐大繁雜的工作量跟不上新車型新配件的步伐。
無論零部件生產廠家,還是線上配件交易平臺,落地的實體經銷商連鎖企業,甚至下游的終端維修企業,整個售后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都開始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沒有完善的數據,就無法精準地找到配件;沒有完善的數據,業務經營范圍就受限;不借助于完善的數據庫系統,就無法高效運作。數據之殤已經成為行業之痛。
成也數據!敗也數據!
事實上,說起數據,早在多年前,國外多家汽車售后數據公司就進駐中國,由于水土不服,還不能完全滿足中國本土售后市場的需求。
但當前,每一個稍具規模的售后企業在數據方面各自投入也是不現實的,也沒有必要每一家都重復著同樣的耗費高額成本的工作。
在商用車獨立售后市場領域,國內已經形成了幾家具規模的巨頭(當然相比于國外規模還是很?。?,最好的方式就是這幾家巨頭聯合起來共同攻破數據難關,進而造福整個商用車售后市場。
在乘用車領域,多年前,也有幾家本土數據公司通過解析主機廠售后光盤和人工錄入的方式進行著數據積累工作,雖然目前還沒有一家數據公司能夠百分百精準地覆蓋所有車型配件,但無論如何,這樣的儲備是需要的。一邊積累,一邊完善,一旦時機成熟,推向市場后必將加快汽車售后市場的發展。
另一大好利好是,打破4S壟斷后,一旦主機廠信息公開,售后數據的獲取也會更加陽光,獲取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
分析這些年國內汽車售后市場沒有巨頭的出現,不僅僅是資金的問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數據問題無法解決,規模上不來??梢哉f,不管是汽配電商、汽配經銷商、汽修廠,數據對于他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真是成也數據、敗也數據!